「我們」? |研學
研學目標:
1. 結(jié)合課文《景陽岡》(部編版五年級下冊),實地探究水滸文化,理解文學與歷史的聯(lián)系。
2. 通過情景體驗培養(yǎng)語言表達、批判思維和團隊協(xié)作能力。
3. 感悟英雄精神,樹立正確的價值觀。
	
研學地點:山東陽谷縣景陽岡景區(qū)及周邊
適合年級:小學高年級至初中
時間安排:8:30-16:00
	
 
行前準備建議:
學生需熟讀課文,預習宋代歷史背景。
教師準備《水滸傳》原著片段對比資料。
	 
 
	 
 
| 時間及內(nèi)容 | 地點 | 活動 | 目標 | 
| 上午行程:課文場景還原與文學探究 | |||
| 08:30-09:00 集合導入 | 景陽岡景區(qū)入口 | 朗讀課文《景陽岡》片段(武松打虎前"三碗不過岡"對話)。 
					 | 激活課文記憶,引發(fā)思考。 | 
| 09:00-10:00 課文場景實地研學 | 景陽岡景區(qū) | "三碗不過岡"酒肆復原區(qū): 觀察古代酒器、桌椅布置,對比課文描寫。 任務(wù):分組表演酒家與武松的對話(需用文言句式)。 
					 分析雕塑動作與課文描述的異同(如"揪、按、踢"等動詞)。 | 深化文學細節(jié)理解,鍛煉觀察與表達能力。 | 
| 10:00-11:00 地理與歷史延伸 | 景陽岡景區(qū) | 地形探究:登景陽岡土丘,測量坡度,討論"岡"的地貌特征。 
					 | 跨學科理解課文環(huán)境(地理+歷史)。 | 
| 中午時段:水滸文化體驗 | |||
| 11:00-12:30午餐+非遺工坊 | 景區(qū)水滸主題餐廳 | 品嘗"武松套餐"(炊餅、牛肉、井陽崗酒釀飲料)。 
					 | 鏈接飲食、曲藝與文學 | 
| 下午行程:思辨與創(chuàng)作 | |||
| 12:30-13:30 辯論賽:"英雄還是莽夫?" | 景陽岡景區(qū) | 議題:根據(jù)課文和史料,辯論"武松的行為是否值得學習"。 形式: 正反方分組,引用課文原句和景區(qū)所見為論據(jù)。 導師總結(jié)(引導辯證看待英雄形象)。 | 培養(yǎng)批判性思維與史料分析能力。 | 
| 13:30-14:30 創(chuàng)意寫作:"現(xiàn)代版景陽岡" | 景陽岡景區(qū) | 以"如果武松來到今天"為題,改編故事(需融入景區(qū)觀察細節(jié))。 優(yōu)秀作品可錄制為音頻,景區(qū)公眾號展示。 | 激發(fā)想象力,強化寫作輸出。 | 
| 14:30-15:30英雄精神拓展 | 景陽岡景區(qū) | 對比閱讀:分析《水滸傳》原著與課文刪改差異(如血腥描寫)。 
					 | 引導正確價值觀,避免盲目崇拜武力。 | 
| 15:30-16:00 總結(jié)頒獎 | 景陽岡景區(qū) | 小組分享"我眼中的武松"(1分鐘演講)。 頒發(fā)"水滸文化小使者"證書(含景區(qū)紀念章)。 | 針對性反饋幫助學生查漏補缺,升華情感認知并引導延伸思考。 |